武汉绿道总长达到2013公里,可在武汉与广州“铺”上一个来回。
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统计,2020年,全市计划建设绿道100公里,实际完成134公里,比原计划多建34公里。
武汉的绿道建设于2012年起步,当时建设的第一条绿道是东沙绿道示范段。之后,武汉编制了绿道建设十年规划,规划至2021年,完成总长2200公里的绿道建设任务。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武汉绿道建设的总长度在全国并不处于领先位置,但武汉的绿道建设与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秉赋相结合,凸显出了环山、环湖、滨江的特色,并向“成环成网”逐步推进。武汉绿道不断将城市道路、公园、社区等不同形式的绿色空间串联起来,对引导市民低碳出行,享受慢生活,提升幸福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的串联公园绿地,有的适合撒“野”,武汉新修绿道很讨市民喜欢。
13日,探访2020年建成开放的红钢城大街绿道,以及武丰河、楠姆河绿道。这3条绿道,双向累计长度为11.2公里。其中,红钢城大街绿道双向长7公里,武丰河、楠姆河绿道绿道,双向累计长4.2公里。
在红钢城大街看到,绿道由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沿途重要节点,设置有耐候钢制作的“青山绿道”统一标识。人行道每隔一段距离配置有坐椅,市民走累了可坐下休息。椅脚还雕刻有扳手、齿轮等工业元素,与整条街道的“工业记忆”主题文创风格统一。
红钢城大道绿道在青山公园东西两侧,分别与新建的武丰河绿道、楠姆河绿道相连,形成绿道组合,并通过其他绿道和城市道路,串联起周边的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丽秋山公园、天兴洲大桥公园、青山江滩公园、武丰闸湿地公园、青山矶公园等7座公园绿地,形成区域性的绿道网络框架。
东侧绿道在湖畔新建的湿地景观中向前延伸,一直通向四环线引桥下面。行走其上,可以无障碍饱览汤逊湖两岸美景。对岸是林立的高楼大厦,现代都市风格鲜明;中间是宽阔的湖面,不时可见水鸟飞舞;近岸是建设得既精致又保留了几分野趣的湖泊湿地景观。
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园林科负责人张华介绍,这条绿道规划建设时,特意保留了汤逊湖边原有的4口鱼塘和藕塘,以凸显湿地的野趣。塘边种植菖蒲、水生鸢尾等水生植物,塘内放养草鱼、鲤鱼、鲫鱼等鱼苗,但不投喂饲料,而是采取人放天养的形式,让它们帮助净化水质。
绿道沿线种植了碧桃、樱花、梅花、结香、枇杷、杨梅、杜鹃、柳叶马鞭草等观花观果植物,并设置了两个观景平台。
与此同时,我市对之前已建成但服务能力不足的部分绿道,进行了设施完善与功能优化。例如,全长8.4公里的张公堤绿道硚口段,新增和改建廊架14个,添置坐凳43条,还安装了260盏路灯,解决了绿道夜间照明问题。
2021年将建绿道亮点多多,武九老铁路将建17.1公里生态绿道。
这些正在策划建设的绿道建设项目包括:进一步拓展沿江绿道线路的“百里长江碧道”,串联东西湖区域的径河、金银湖绿道,依托武九生态文化长廊建设的“江南中心绿道”(暂名),连接九峰山、豹子溪、龙泉山的光谷中心绿道,以及位于新洲区阳逻街的“蓝玉项链”项目绿道等。市民关注的环汉口绿道,将启动建设打通部分断点。
武九铁路北环线(前身为1918年通车的粤汉铁路)“退役”后,原址已于去年4月启动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该项目从武昌区小东门至青山区楠姆庙,总长17.1公里。其中包括一条贯穿全线、宽4米的生态绿道,绿道上可以骑车,也可以步行。绿道沿线串联起6大亮点区段:小东门山城锦带、沙湖湖岸廊桥、月亮湾城市阳台、四美塘铁路文创天地、八大家创意工坊、青山铁路乐园。沿途还关联1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并可赏长江主轴、右岸大道等标志性景观。因此,这既是一条城市生态景观游廊,又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