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成为了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养老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是随着财富阶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满足这样一些人群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产业;是指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业集合。
深入地研究国家现状,了解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差异与共同点,对养老产业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养老产业•现状
我国是老龄化最迅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抚养的负担正逐步加强。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养老社区配套、养老院标准、养老设施配置等国家规范尚待完善。[详细]
养老法规不健全 养老服务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的认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规定。
政策落实受制约 制约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融资难、用地难、收费减免难、用人难等问题长期存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高龄津贴等老年福利制度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政策覆盖面窄,区域差异明显。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街道或者区一级的政府拨款、社会福利彩票收入和部分民间赞助等,但基层政府能提供的财政支持毕竟单薄,民间赞助也有限,公益创投提供的资金并不连续,所以资金仍然是重要问题。
城乡发展不均衡 重城镇养老,轻农村养老,城镇老年人口集中,服务资源丰富,有支付能力的服务需求旺盛,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而农村养老服务起步晚,基础差,投入欠帐多,发展远远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养老产业•政策制度
如今,社会养老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逐步重视,配套资金逐年增加,民政部门针对养老的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正在完善。
养老产业•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关注。
而老年人的需求和购买力却是很大的,因此,养老产业拥有很大市场。
“空巢老人”数量多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现出了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的消费能力和愿望。有数据显示,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购买商品的第一选择,他们更看重质量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可以说,价格已并非老年人在消费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退休老人补贴增长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李克强讲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养老产业•专家意见
水岛良成:医养产业景观设计研究
医养项目设计过程中,包括酒店公寓,我们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一些日常的行为活动,找到使用者的特殊性,根据这些来制定一些特别的住宅区,或者公园的设施设备。
对于设计师来讲,其实医养产业和其他设计都是一样的,医养地产要考虑使用者,我们要站在老人的立场去考虑。若是运动公园,就要考虑到年轻人的活动状态。虽然设计方向不一样,但是我们做的工作应该都是一样的。对于设计师来说,若是我们自己做足准备,无论是养老地产、酒店、商业、住宅还是公园景观,不管市场的走向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是可以应对的。 [详细]
余为群:从适老、养老到身心享老
养老地产景观设计宜考虑老人的情感。自规模尺度而言,参照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到机构养老等模式,养老地产景观从居家、社区到城镇尺度,可以逐渐放大,而随老人的活动范围和交谊模式,营造不同层级的体验情境。
老年生活的特征,正是不忮不求、慢条斯理;所以从容不迫的慢生活,顺理成章的就是养老社区的主要诉求。而休闲农业标榜的悠然情境,与养老地产的慢生活格调,完全切合。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地产已经从"安老、适老、养老"阶段,向"享老"阶段转变,养老地产消费不仅是对产品的期望,更是对享老情境体验的渴求。 [详细]
养老产业•国内模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我们要建造和发展适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要求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其中老年公寓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对老年公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将会推动养老地产市场进一步拓宽。[详细]
家庭养老 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3个方面。在养老的3项内容中,收入保障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经济基础。
机构养老 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社区居家养老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养老产业•国外模式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日本横滨太阳城养老社区设计 日本 日本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提供无障碍设施的老龄人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人住宅产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二代居)的住宅产品。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突出自助自理。[详细]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设计 美国 在美国,社会非常发达,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很多美国老人都有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的国度、地区养老的人群,如美国的退休老人到佛罗里达、夏威夷、墨西哥海滨购房长住,安度晚年。[详细]
荷兰桐拉德老年人社区设计 欧洲 国家政策倾向于让老年人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建筑将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城市意味、社区功能和生态目标。代表楼盘:荷兰老年人公寓。建筑元素的集合处理,让老年公寓不显孤独。[详细]
新加坡都市乐龄农庄设计 新加坡 新加坡的养老产业一般兴建在成熟的社区中。公寓户型一般分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为一位或两位老年人提供生活空间。住宅的户型设计及内部结构设计标准的特殊化考虑。[详细]
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养老产业的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其分类多是以功能和运营方式展开,有较多模式存在重复交叉,以下是五种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内容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周燕珉)
第一类
与社区共同建设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模式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模式4: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第二类
与相关设施并设 模式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模式6: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模式7: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第三类
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 模式8: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模式9:与商业地产结合,开发老年公寓
第四类
与国际品牌接轨 模式10: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模式11:与国际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引进管理模式
第五类
以其他方式转型 模式12:与保险业结合,利用险资投资养老地产
模式13:与护理服务业结合
,将原有优势注入养老地产
模式14: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转型开发养老地产
模式15:将旧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
养老产业•融资模式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为提供公共服务,以合同方式确立的,给予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通常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虽然养老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相较于一般的住宅开发项目较低,但也并非没有市场。受限于保监会相关政策,手握大量资金的寿险企业在我国的投资渠道较为有限,且关注的重点是稳定性。养老地产经营周期长,收益率稳定的特点不仅符合寿险企业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也与其主营业务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中充分利用寿险资金等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养老地产,同时引入PPP模式,结合政府拿地,审批、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养老需求旺盛而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
主要优势1.具有政府托底的社会福利性,能够收纳弱势群体
2.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盈利性,解决政府财政紧缺的困难
3.提高养老机构的运行效率
4.通过PPP模式,推动养老机构乃至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强调了“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针对“合理确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范围及模式”提出了指导意见,在项目范围方面指出“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燃气、供电、供水、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均可推行PPP模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对于PPP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科学规范。尽管养老项目并未列入最新发布的PPP模式示范清单,但是,基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公共性、未来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养老体系形成的公共支出压力等原因, 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在逻辑和创新方向上已经没有障碍,采用PPP模式发展养老产业只是时间问题。
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也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是体现着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人都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以什么的制度、设施、人文关怀对待退出历史舞台的长者,反映这个社会和国家真正以人为本的的历史态度。养老产业作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新兴产物,在开发模式、经营理念、规划设计、政策法规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加强。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养老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如今
美国CCRC养老社区模式已引入中国,并取得部分成效。日本和新加坡的养老模式与我国相似,也相当具有借鉴意义。想要更好地学习他国经验,我们仍需要深入研究,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产业。